【面向对象特征系列之“继承”】

在上一篇系列文章中,我们聊过了面向对象的“封装”特征。在有了封装的基础上,今天我们在来谈谈面向对象第二个特征—-“继承”。
👨‍🏫“继承”这个知识点在同学们学习的过程中,其实并不算是一个难点。在语法上,Java也把它设计得非常简单,一个extends关键字就可以搞定;在理解上,“继承”这个词在生活中也很常见,不存在什么晦涩难懂的地方。但一旦涉及到具体使用的时候,就会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对它的认知度还是不高的。不然在面试中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关于“继承”的面试题目了。诸如🤷‍♀️:“Java单继承的优缺点是什么?”、“抽象类与接口到底有区别?”、“什么时候用继承?什么时候用组合?”……等等。所以,这次我们借用这篇文章把“继承”这个概念再梳理一下。💪

继承的由来

听过我课的同学应该知道,我时常在课堂上强调一个观点:“复用与分离”。我认为在软件开发中很多新设计理念、新的语法、新的框架都是基于这个观点被推广、设计、应用的。“继承”同样也是如此。比如在一个宠物医院的管理系统中,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宠物(🐱、🐶、🐢、🐦)。它们都有各自的属性和行为,所以我们需要定义不同的类来表示它们。比如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public class DogBean{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 age;
private int boneNum; //每天吃的骨头数目
private ArrayList<DogBean> children; //所生小狗的集合
public void play(){
//玩耍
}
public void swim(){
//游泳
}
}
public class CatBean{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 age;
private int fishNum; //每天吃的鱼数目
private ArrayList<CatBean> children; //所生小猫的集合
public void play(){
//玩耍
}
public void climbTree(){
//爬树
}
}
public class TortoiseBean{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 age;
public void play(){
//玩耍
}
public void sleep(){
//冬眠
}
}
public class BirdBean{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 age;
private int wormNum; //每天吃的虫数量
public void play(){
//玩耍
}
public void sing(){
//鸣叫
}
}

写完以后,我们会觉得亏得慌。因为,在这些不同的类身上有些属性/行为是相同的,而我们却不得不在每个类里面都把这些相同的属性/行为重复书写一次。这时候咋办?当然就想到“继承”啦,就是这么自然!😊
提出父类—宠物类,把共有的属性/行为写在它身上,各个子类通过“继承”机制,自动获得该父类的属性/行为,这不是“复用”是什么?面向对象的设计者也是这么想的😎,所以他们在面向对象语言中设计了继承的语法。
光因为复用吗?其实“继承”也带来了分离的效果!在有了继承的情况下,在设计父类时我们只需要考虑共有的信息,设计子类时我们也只需要把精力放在该子类特有的信息上。这相当于把问题分解成了两个层面—共有和特有,各有所属分别设计和实现,不会出现混为一谈的情况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public class PetBean{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 age;
public void play(){
//玩耍
}
}
public class DogBean extends PetBean{
private int boneNum; //每天吃的骨头数目
private DogBean[] children; //所生小狗的集合
public void swim(){
//游泳
}
}
public class CatBean extends PetBean{
private int fishNum; //每天吃的鱼数目
private CatBean[] children; //所生小猫的集合
public void climbTree(){
//爬树
}
}
public class TortoiseBean extends PetBean{
public void sleep(){
//冬眠
}
}
public class BirdBean extends PetBean{
private int wormNum; //每天吃的虫数量
public void sing(){
//鸣叫
}
}

简单的看看上下两段代码的行数,你也能知道“继承”好不好了。

继承使用的原则

从上面的示例,我们看到“继承”简直就是又简单又好用👍。由此也就造成了很多初学者的一个问题,那就是滥用继承。比如:A类里面有一个方法methodA(),B类想在自己的methodB()方法中调用这个来自于A类的方法,咋办呢?很多人下意识的就说让B继承A就可以了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public class A{
public void methodA(){
//methodA的实现
}
}
/*
* 由于B类继承了A类,所以B类也就自动继承了methodA()。
* 所以可以直接在B类里面调用到该方法了。
*/
public class B extends A{
public void methodB(){
this.methodA();
}
}

如果你这么用继承,那就大错特错了!因为你只站在了代码实现的级别,而没有考虑场景!
如果要说实现这个功能,那么我们其实除了上面这个语法还有其他两种方式呢。

方式一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public class A{
public void methodA(){
//methodA的实现
}
}
/*
* B类包含一个A类的对象,作为B类的属性,
* 然后调用该属性的methodA()方法。
*/
public class B{
private A myA = new A();
public void methodB(){
myA.methodA();
}
}
方式二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public class A{
public void methodA(){
//methodA的实现
}
}
/*
* B类的methodB()方法接收外部传入的A类对象参数,
* 然后进行调用该参数的methodA()方法。
*/
public class B{
public void methodB(A myA){
myA.methodA();
}
}

可以看到,以上三种设计都可以让B类的methodB()方法操作到A类的methodA()方法。那么到底哪一种好呢?这其实就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常常跟同学们强调的一个东西了:场景

场景的重要性: 写代码,绝对不是仅仅只为了实现某个功能。功能的实现只是最基本的目标,而在程序中正确的模拟现实问题域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。模拟的好与差决定了这个程序的生命力,决定了这个程序能否随着实际问题域的发展而发展。好的设计,能够在问题域自然变化的情况下,只经过简单改变就能继续使用;而差的设计很有可能就要面临大量的修改,甚至是推翻重来。

上面三种方式都能让B类与A类发生绑定关系,但其实它们代表的是面向对象中类与类之间的三种关系:继承、组合、使用,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”is-a“、”has-a“、”use-a“关系。在场景中,正确的判断两个类到底是什么关系,从而采用正确的设计(选择对应的语法),这才是王道,否则很有可能被现实打个响亮的耳光!

举个例子:有两个类,一个Boy(男孩),一个Girl(女孩)。Boy类有一个kiss方法😚,Girl类有一个叫response(回应)的方法。当Boy的kiss方法在执行的最后,要调用Girl的response方法。我们用三种方式都能实现这个效果,但是他们描述的场景却截然不同。
第一种:继承---“is-a”---是一个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public class Girl{
public void response(){
System.out.println("讨厌,你好坏......");
}
}
public class Boy extends Girl{
public void kiss(){
System.out.println("让我亲一个嘛~~~");
this.response();
}
}


Boy类继承了Girl类,这本身就说不通了吧……😓 又不是儿子和母亲的关系……还要接吻……🤢。算了,不说了🤐️。所以,这个场景千万不能设计成这种继承,否则你就是个BT!!!

第二种:组合---“has-a”---有一个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public class Girl{
public void response(){
System.out.println("讨厌,你好坏......");
}
}
public class Boy extends Girl{
private Girl myGirl;
public void kiss(){
System.out.println("让我亲一个嘛~~~");
myGirl.response();
}
}


Boy类拥有一个Girl类对象作为自己的属性。这就非常合情合理了,难道你的女朋友不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吗❤️?而且,由于Boy对象拥有了Girl对象,所以在Boy对象的任何行为中都可以操作到这个女友对象,让她参与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这个场景就应该使用这样的设计。

第三种:使用---“use-a”---用一个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public class Girl{
public void response(){
System.out.println("讨厌,你好坏......");
}
}
public class Boy extends Girl{
public void kiss(Girl myGirl){
System.out.println("让我亲一个嘛~~~");
myGirl.response();
}
}


Boy类的kiss方法接收了一个外部参数是Girl的对象,由于参数只是一个局部变量,所以kiss方法结束后,这个Girl对象也就和Boy没有关系了。这个场景嘛……我觉得应该是描述了一种违反道德观的现象。两个对象只在亲吻的时候才有关联,亲吻结束后就互不相识了。还好是亲吻,如果是其它行为我觉得有必要打举报电话了。警察👮叔叔,有人卖哔~~~。

通过以上分析,要向大家传递的一个内容就是:继承不是你想用就用的,请一定要在场景中分析出这些类真正的具备“is-a”关系。

Java的继承机制

上面👆,我们描述的是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中“继承”的概念。但是具体到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,不同的语言为了实现这个“继承”的效果,都提供的有自己的机制。作为Java语言的学习者,我们当然要掌握Java语言的继承机制啰。这里面包括了:单继承、内存叠加、接口和抽象类等等内容。由于这些东西内容比较多,又自成体系,所以我决定以后单开博客来讲述,然后再把链接放到这里来。

总结

最后,当你以后被问到“你如何理解面向对象的继承”时,请做如下回答:

继承:是面向对象中的一种类与类之间的关系。当多个类具备一脉相承的“is-a”关系的时候,使用继承。这就能够让这些类进行正确的关联绑定,子类自动具备来自于的父类的属性和行为,做到代码的复用和设计的分离。

坚持原创技术分享,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